產婦在哺乳期服用藥物會對寶寶有一定的影響。雖然乳腺和血液之間有一個血乳屏障,分子量大于200的藥物很難進入乳汁,危害寶寶健康。乳母應慎用或禁用的藥有以下這些:
第一類:抗菌藥
青霉素類的藥物雖然不易進入乳汁,但乳汁中只要含有微量寶寶就會過敏,引起皮疹。如果以后寶寶再用青霉素會發(fā)生強烈的過敏反應。
常規(guī)應用氯霉素,乳汁中的濃度為血中的50%,會影響寶寶的造血系統(tǒng)。部分寶寶可出現(xiàn)腹瀉、嘔吐、呼吸功能不全及皮膚發(fā)灰等所謂的“灰嬰綜合征”。用紅霉素特別是靜脈滴注時,它在乳汁中的濃度要比血液高出4-5倍之多,可能會使寶寶的肝臟受損。四環(huán)素在乳汁中的濃度為血中的十分之七,寶寶吃奶后會使牙齒發(fā)黃,骨骼發(fā)育受到影響。
第二類:鎮(zhèn)靜止痛藥
乳母服用安定類藥物或氯丙嗪、苯巴比妥時,會使寶寶呈昏睡狀態(tài)及新生兒黃疸。
嗎啡類的藥物較易進入乳汁而濃度可比血漿濃度高出數(shù)倍,對6個月以內寶寶很容易引起呼吸中樞抑制而會發(fā)生窒息,應要特別提防。還有一些抑制癲癇的藥物,如苯妥因鈉會使寶寶出現(xiàn)缺氧性紫紺、嗜睡和虛脫。
第三類:內分泌類藥
乳母服避孕藥會使男嬰乳房增大,女嬰陰道上皮增生,乳母應采用其他方式避孕。
一些降糖藥會使引起寶寶低血糖。
乳母使用抗甲狀腺藥,在乳汁中濃度可為血中的3倍以上。這樣就會抑制寶寶甲狀腺合成甲狀腺激素,引起幼兒甲狀腺腫及甲狀腺功能的減退。此外還可能引起粒細胞減少、皮疹及黃疸等。
第四類:中藥
并非所有的中藥都是安全。乳母服用雷公藤、蟾蜍類藥、罌粟殼、蜈蚣等都會不同程度地造成乳兒中毒。
第五類:止喘、降壓等西藥
某些止喘藥如氨茶堿,乳母服用后會使寶寶興奮、煩躁、惡心及嘔吐。
乳母使用抗心律失常藥,會使乳兒發(fā)生低血糖、氣管痙攣等反應。
乳母高血壓服用利血平后,會引起乳兒鼻塞、口唇發(fā)紫、食欲減退、腹瀉等。
某些解痙藥如阿托品可通過乳汁使寶寶出現(xiàn)皮膚干熱、高熱、躁動及瞳孔散大。
包頭無痛人流多少錢溫馨提示:為了女性能夠快捷、詳細的了解相關疾病信息,提前安排就醫(yī),減少候診時間。我院會有權威專家在線與您交流,希望您能夠早日走出疾病的困擾,祝您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