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待嫁新娘每個月來2次“月經”,這是啥情況?
?
林冉(化名)是一名90后女生,與男友感情很好,已經開始籌劃結婚。可最近幾個月林冉的“大姨媽”都是走了又來,每個月都是兩次。近日,她在朋友的陪同下來院就診。進診室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一個月來兩次大姨媽,大夫這是怎么回事?”
我們知道,女生的“大姨媽”每個月造訪一次,但有些姐妹發現自己月經結束后沒多久,“大姨媽”又出現了!還伴隨著下腹隱痛、腰酸痛,來了沒幾天就又走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遇到這種情況,可能是排卵期出血!為什么排卵期會出血呢?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懷孕?一提到婦科相關,腦海里就自然蹦出來這“靈魂三問”,別著急,小編帶你來了解一下。
為什么排卵期會出血呢?
月經正常的情況下,女性排卵期是從下次月經第一天開始算,倒數14天為排卵日,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加一起稱為排卵期。
排卵期出血,是每一位女性朋友都可能出現的。一般出現肉眼可見的陰道出血,持續時間可能只有幾個小時,也可能長達3-5天,嚴重的可能一直淋漓不凈直到下次月經來潮。出血時可能會感覺一側下腹脹痛不適或隱隱作痛,甚至牽扯骸部及股內側。排卵期的出血量很少,可能只有一點點或是白帶少有血絲,一般情況下不會達到月經量,但有的人會出現明顯的癥狀,感覺像是第二次“月經”一樣,這時候不排除有其他病變的可能。
排卵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卵后,雌激素水平急驟下降明顯,不能維持子宮內膜生長,引起子宮內膜表層局部潰破、脫落,發生突破性少量出血,經陰道流出。
如何判斷是不是排卵期出血?
陰道不規則出血,下腹部疼痛排卵期出血的癥狀并不獨特,很多其他婦科疾病的癥狀也與其相似,那我們要怎樣判斷自己到底是排卵期出血還是病變呢?
首先比較直接的方式就是去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排除宮頸息肉、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等器質性改變的可能,再考慮功能性的改變。
其次就是基礎體溫測定的方法,在每天早上起床后什么也不做,先測量體溫,然后記錄下來,得到一個完整月經周期的體溫。一般來說,在月經期開始的時候體溫相對比較低,排卵期時體溫會呈現上升的趨勢,并持續到月經來潮。如果在體溫升高的時候發現有陰道不規則出血的情況,就很有可能是排卵期出血了。
排卵期出血需要治療嗎?
如果確診是排卵期出血,一般不用擔心,對身體沒有什么影響。偶爾發生一次排卵期出血的話,多數能夠自愈,并不需要治療,少量的出血也不影響性生活和受孕。
如果出血量較多,為防止發生感染,是需要去醫院就診調理的,一般調理幾個周期后就會恢復正常。
?
↓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在線咨詢!
聲明:本文部分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