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經期前后下身瘙癢難耐?千萬不要撓!
對于女性,最大的煩惱之一就是每個月的“大姨媽”,女性的經期問題很多,要想避免麻煩產生,經期衛生保健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重一些小細節。下面小瑪就給大家總結了一些經期需要注意的問題。
許多女性在平時的生活中不易出現陰部瘙癢,可是到經期前后反而會出現難忍的瘙癢的情況,經期一旦過去又會恢復正常。可為什么過了經期又好了,到下次月經來時外陰又瘙癢?
其實經期私處瘙癢多與其所處的環境有關。猶如溫暖濕潤的環境容易使蘑菇生長一樣,陰部潮濕悶熱的環境也會使細菌快速繁殖。月經期私處分泌物多,多處于潮濕狀態,如果選用的衛生巾厚實,又不常更換,不透氣的環境,加上生理期抵抗力相對低下,細菌得以迅速繁殖,并引起局部炎癥或外陰瘙癢。
如果此時,女性忍不住抓撓,用肥皂清洗,用熱水燙洗,不僅不能除病根,還會使癥狀惡化,瘙癢的情況更為嚴重。
對付月經期間外陰瘙癢的辦法不是撓,不是燙,而是保持身體清潔、干燥,比如使用棉柔、透氣性好的姨媽巾,用溫水清洗局部,避免瘙癢細菌滋生。姨媽巾也要注意常更換,換之前注意洗手。
為了避免透氣不良,月經期間還應該避免穿緊身衣褲,私處捂得太嚴,體味不容易散發,且長時間的密閉狀態還容易造成外陰瘙癢。
如瘙癢不見減輕,還伴有其他癥狀,感覺不正常時,應考慮是內在疾病引起,這時應該選擇婦科檢查。
月經過后外陰瘙癢大多由是感染引起,常見的有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等。霉菌性陰道炎為常見的陰道炎,多由白色念珠菌引起。該菌平時寄生于陰道內,當陰道內糖分增多、酸性增強時,細菌迅速繁殖從而引起炎癥。
另外,經期結束后外陰瘙癢還有可能是由于經期不注意衛生,特別是使用不干凈的月經用品致使外陰受不潔之物污染引起。
誤區一:能忍就忍,能拖就拖
外陰瘙癢被女性看作是莫大的隱私,幾乎有一半女性選擇久拖不治,這很容易導致炎癥進一步擴大感染,累及整個生殖器官。
誤區二:盲目迷信“洗洗更健康”
盲目用含堿性的抗生素、洗液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殺死益生菌,破壞陰道的酸堿平衡反而會誘發多種生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