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沒你想的那么恐怖,作用不是一般的大
為什么對激素如此恐懼呢?
當我問到這個問題時,他們的回答就像商量好了似的,高度的統一:“因為激素有副作用”、“吃激素會發胖”、“吃激素不好”、“激素不能長期吃”,等等。
正常人體內有幾百種激素,各種激素在各自的崗位上行使著各自的職責,維持著人體的正常功能。如果某種激素不正常,不論是多了還是少了,都會出現問題,比如:甲狀腺的激素不正常可引起甲亢或甲低。
雌激素、孕激素是女性卵巢分泌的激素,女性體內很多器官都有雌激素的受體,雌激素在這些器官中都有作用,比如:乳房如果沒有雌激素的作用將不會發育,子宮沒有雌激素的作用不會長大,骨骼如果缺少雌激素會導致骨密度降低。
雌激素和子宮內膜癌有什么關系?
在正常月經周期中,隨著卵泡長大,體內雌激素分泌增加。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宮內膜呈增殖期改變,即內膜增厚,腺體增加,螺旋血管生長。
排卵后,卵巢內形成黃體,黃體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子宮內膜呈分泌期改變,即腺體管腔擴大,螺旋動脈彎曲。如果胚胎沒有著床,卵巢中黃體萎縮,雌孕激素下降,子宮內膜失去雌孕激素的支持,脫落出血,也就是來“月經”。從這個v意義上說,孕激素起著保護子宮內膜的作用。
如果月經不正常,沒有排卵,體內有雌激素的作用,子宮內膜在雌激素作用下生長,由于沒有孕激素的作用,子宮內膜不能定期徹底脫落。子宮內膜在雌激素長期的刺激下無序生長,可導致子宮內膜增生。
子宮內膜增生分為“無不典型性的子宮內膜增生”和“不典型的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增生是子宮內膜癌的癌前病變,其發病率至少比子宮內膜癌高出3倍,若不加以干預,有可能進展為子宮內膜癌。前面的四個病例中有兩個已經發展成子宮內膜癌了。
子宮內膜癌雖然不像其他癌癥那么可怕,因為其發展很慢,可以用藥物治療逆轉后爭取懷孕,但容易復發,最后可能需要切除子宮。
有人會說,你這不是危言聳聽嗎?月經不調的人多了,哪有那么多子宮內膜癌呀?是的。我不是說所有月經不調都會發展成子宮內膜癌,至少月經不調的人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增加。
從生殖健康的角度來講,定期用幾天孕激素,一來可以控制月經,防止出血不止或大出血,二來可以保護子宮內膜,為什么不呢?
又有人會說:“可是,激素會有副作用呀。” 是的,我不否認激素有副作用,各種激素會有各種不同的副作用。可是,哪種藥沒有副作用呢?“是藥三分毒”,這話是中醫大夫說的。關鍵是平衡利弊,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舉個例子,我們每個人都要吃飯,吃飯有沒有副作用呢?吃飯也會導致某些疾病,但人可以不吃飯嗎?答案是不容置疑的。
如果月經規律,有排卵,體內有孕激素,當然不需要再吃孕激素。但是如果缺乏孕激素,那就需要補充孕激素,目的是為了保護子宮內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