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警惕丨11種來自身體的血色警報,建議您及時閱覽!
私處出血,是婦科門診最常見的患者主訴之一。對大部分女性而言,私處出血第1個聯想到的便是大姨媽,殊不知,女性生殖道任何部位,包括陰道、宮頸、子宮體及輸卵管都可能發生出血,雖然大部分出血均來自子宮體,但無論哪一種來源,均稱為:“陰道流血”。
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女性需要警惕的11類“陰道流血”。
血色警報1:經血過多
出血特征:經血增多,平均月經量>80ML,或月經天數>7天,但月經周期正常(21-35天)
疾病初判:多為子宮肌瘤的典型癥狀,但子宮腺肌癥、排卵性月經失調、宮內節育器原因均可能導致這種異常的“陰道流血”
風險指數:★★★
血色警報2:周期不規則陰道出血
出血特征:月經周期紊亂、經期長短不一、經量不定或增多,甚至大量出血
疾病初判:多為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但圍絕經期婦女應注意排除早期子宮內膜癌,此外女性性激素失調或避孕藥的不科學服用,均可導致不規則陰道出血
風險指數:★★★
血色警報3:長期持續性出血
出血特征:無任何周期可辨、長期持續性的陰道出血,絕經者單純表現為陰道出血,未絕經者表現為月經增多、經期延長或月經紊亂
疾病初判:多為惡性腫瘤所致,最需警惕子宮內膜癌及子宮頸癌
風險指數:★★★★★
血色警報4:停經后陰道出血
出血特征:一般發生因“孕育、圍經期”而導致月經停止的女性
疾病初判:如果是孕育女性,應首先考慮與妊娠有關的疾病,譬如流產、異位妊娠、葡萄胎等有關,而如果是已經絕經的女性,除了考慮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但應排除生殖道惡性腫瘤。
風險指數:★★★★
血色警報5:陰道流血伴白帶異常
出血特征:一般表現為白帶過多,水狀、膿狀或米湯樣惡臭漿液
疾病初判:一般應考慮晚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或子宮粘膜下肌瘤伴感染。
風險指數:★★★★★
血色警報6:接觸性出血
出血特征:同房后或陰道檢查后,立即有鮮血出現
疾病初判:考慮為急性子宮頸炎、子宮頸癌、宮頸息肉或子宮粘膜下肌瘤。
風險指數:★★★★
血色警報7:經間出血
出血特征:發生在下次月經來潮前14~15日,歷時3~4日,且出血量少,偶爾伴有下腹疼痛和不適
疾病初判:多為排卵期出血,如無其他特別癥狀可不用擔心。
風險指數:★★
血色警報8:經前/經后點滴出血
出血特征:現于月經來潮前數日或來潮后數日,持續極少量陰道褐紅色分泌物
疾病初判:常見于排卵性月經失調或為放置宮內節育器的副作用,此外,子宮內膜異位癥也可出現此類情況。
風險指數:★★★
血色警報9:絕經后多年陰道出血
出血特征:這類出血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出血量極少,歷時2~3日即凈;二是出血量較多,且流血持續不凈或反復陰道流血
疾病初判:前者考慮為絕經后子宮內膜脫落引起的出血或萎縮性陰道炎,后者可能為子宮內膜癌。
風險指數:★★★★★
血色警報10:間接性排出血性液體
出血特征:多為圍絕期不規則陰道流血,出血量不多,為血水樣陰道排液
疾病初判:出現此癥狀需警惕有輸卵管癌的可能。
風險指數:★★★★★
血色警報11:間接性排出血性液體
出血特征:流血量可多可少,伴外陰部疼痛
疾病初判:常見于騎跨傷后,多為外陰破損或撕裂。
風險指數:★★
一個小小的私處出血,包羅萬象,原因眾多!有炎癥、有外傷、有內分泌異常、有良性腫瘤、也有惡性腫瘤.....因此,為了你的健康,若發生出血情況,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