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患有子宮肌瘤,專家教你防治子宮肌瘤
1、年齡:子宮肌瘤多發生在生育年齡的女性身上,多見于30-50歲女性,很少見于青春期女性患有子宮肌瘤,絕經后子宮肌瘤發生萎縮或者消退。
2、肥胖:肥胖可引起代謝紊亂,導致孕激素周期性調節缺乏,引起月經周期異常,影響排卵,增加患子宮肌瘤的風險。
3、妊娠、流產史:無孕產史的女性比有孕產史的女性患子宮肌瘤的幾率要大高,發病年齡要早,主要是因為經產能增加女性身體的孕激素。
4、吸煙、喝酒:吸煙喝酒容易誘發子宮肌瘤,有研究表明,每天抽1包煙的女性,其患子宮肌瘤的幾率是不抽煙女性的6倍。
1、雌激素低:生物化學檢測證實肌瘤中雌二醇的雌酮轉化明顯低于正常肌組織,肌瘤中雌激素受體濃度明顯高于周邊肌組織,故認為肌瘤組織局部對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2、孕激素低。孕激素有促進肌瘤有絲分裂、刺激肌瘤生長的作用。如果女性體內孕激素水平低,則容易誘發子宮肌瘤
細胞遺傳學顯示25%-50%子宮肌瘤存在細胞遺傳學的異常,如染色體片段位置互換、染色體長臂重排或部分缺失等。子宮肌瘤是由單克隆平滑肌細胞增殖而成,多發性子宮肌瘤是由不同克隆細胞形成。
月經量過多或經期延長:是最常見的癥狀,主要由肌瘤影響子宮收縮、使子宮內膜面積增大導致。長期月經量增多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頭暈、心慌、乏力等,進而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如果出現月經間期出血或絕經后出血,則需要進一步檢查來排除子宮內膜疾病。
盆腔壓迫:是由于增大的子宮壓迫周圍結構引起。子宮向前壓迫膀胱可出現尿頻、尿急、膀胱排空困難等,向后壓迫直腸可以導致下腹不適、便秘等。
疼痛:很多患者會出現痛經,可能與經量過多有關;對于子宮肌瘤能否引起性交痛,目前仍有爭議;在罕見情況下肌瘤可能出現壞死或者扭轉,可能出現急性下腹痛、發燒、嘔吐等。
這主要與肌瘤生長部位有關。據統計,1%~2%的不孕病例是由子宮肌瘤導致的,具體機制可能是黏膜下肌瘤阻礙受精卵著床、降低子宮收縮性而導致不孕或自然流產。但漿膜下肌瘤一般不會影響生育,肌壁間肌瘤對懷孕的影響目前仍存在爭議。對于不孕不育的夫婦,為解決不孕問題而處理子宮肌瘤之前,應先完成完整的不孕不育檢查,排除其他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