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總結的6個女性健康小知識,男女都可以看!
1
首先,就是有些經常念叨的“第一次”,處女膜破裂后會有流血(當然有些人可能不流血,別拿這個判斷是不是“第一次”)。如果在性生活時動作粗暴、姿勢不當等等,都可能導致陰道撕裂而流血。所以,在性生活時別只顧著活塞運動,要溫柔而且還要有足夠的潤滑。
其次,在月經干凈后同房,在強烈的性刺激作用下,子宮收縮,有可能殘余的經血流出來而出現同房后流血。還有就是排卵期出血,在這個時間段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使子宮內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出現部分子宮內膜脫落,從而發生出血。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需要警惕,那就是宮頸的病變也可能出現性交出血的情況。比如宮頸炎、宮頸息肉,在病變的部位組織質地比較脆,而且宮頸癌癥病變處小血管多,在性生活時由于陰莖頭摩擦子宮頸導致病變部位損傷破裂出血。
2
生活中有一些女性身材比較胖同時體毛比較多,甚至長了些許“胡子”。有的人可能只是覺得影響美觀,但是也要注意月經的情況,如果月經不規律,最好去檢查一下有沒有多囊卵巢綜合征。體毛多也是多囊卵巢綜合征比較典型的表現。
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女性主要表現為月經稀發或者閉經、高雄激素血癥、不孕、肥胖、反復流產、妊娠期糖尿病、糖耐量異常、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高血壓以及代謝綜合征及心腦血管發生率增高。所以,對于體毛多的女性來說要多加注意。
3
可以根據月經日期進行推算:對于月經周期正常的女同胞來說,排卵日是下一次月經往前推14天。從排卵到月經來潮這段時間相對固定,為14天,所以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大概推算排卵日。在這一日期的前后兩天,同房懷孕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可以測量基礎體溫:在每天早上醒來后沒有任何活動時立即測量體溫。因為在排卵期前兩周左右基礎體溫往往低于36.5℃,而排卵期后兩周左右基礎體溫往往高于36.5℃,正常情況下排卵后的體溫上升0.3-0.5℃。
還可以用排卵試紙測排卵期:在排卵前的24~48小時內,尿液中的黃體生成激素(LH)會出現高峰值,測到這個高峰后會預示在未來的一兩天內發生排卵。當然,去醫院進行B超監測排卵,還是最準確的方法。
此外,在排卵期時女性的宮頸粘液變得清亮、滑潤而富有彈性,拉絲度高,不易拉斷。因此,女同胞們如果感到陰部濕潤,可能提示到排卵期了。也有朋友會在排卵期出現腹痛或者陰道少量流血的癥狀,也可以進行輔助判斷。
4
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
原發性痛經主要與月經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關。前列腺素可引起子宮平滑肌收縮過強烈,引起血管痙攣,造成子宮缺血、缺氧狀態而出現痛經。此外、血管加壓素、內源性縮宮素以及β-內啡肽等物質的增加也會引起痛經。很多人受涼或者吃涼的東西比如雪糕,或者緊張焦慮會使痛經加劇,這是因為身體受涼、精神緊張會引起肌肉、血管的收縮更加強烈,從而疼痛強烈。
繼發性痛經則是子宮內膜長到了其他位置(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癥),每到出血的時候就會引起痛經。對于原發性痛經,注意保暖、放松心情甚至“喝熱水”可能會讓疼痛減輕,但是如果出現嚴重的痛經,可以服用布洛芬等進行藥物止痛。繼發性痛經則需要針對具體病因進行相應的治療。
5
因為有些產婦會陰比較緊,胎兒又比較大,胎兒娩出阻力較大,如果強行生產可能出現會陰撕,傷口邊緣不整齊,不僅會使會陰傷口愈合時間延長,而且在傷口愈合后,也極易形成疤痕,從而使產婦在產后過性生活時有異物感。
此外,分娩過程中出現一些異常需要盡快結束產程,進行會陰側切。必要的情況下,側切既有利于胎兒的娩出,還可防止因會陰的創傷造成的產后尿失禁及盆底松馳等情況。切開的傷口邊緣齊整,較裂傷易于對合,而且對產婦和胎兒都會有好處。
最近幾年,臨床也在轉變會陰側切觀念,認為在分娩過程中,只要不是必要情況,醫護人員會盡量不進行側切,而是采取其他措施對會陰部進行保護。
6
乳房內部主要為15~20個腺體(乳腺)小葉和脂肪組織。不同女性乳房中脂肪和腺體所占比例差異比較大。分泌乳汁的工作由乳腺來完成,而脂肪是無法分泌乳汁的。
懷孕的時候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乳腺的小導管和腺泡迅速增生,腺泡增大。到了妊娠后期,在泌乳素的影響下,腺泡開始分泌。到了哺乳期,乳腺腺體發育更好,腺泡腔增大,有的腺腔內充滿乳汁。雖然說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乳房會有所增大,但不能只看乳房的大小預測奶量多少,有些人的乳房大只是因為脂肪較多而已。所以,乳房大≠母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