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檢掃盲!一分鐘教你看懂B超檢查單!
??友情提醒??:關注我院微信,可預約掛號、咨詢留言等。
@準媽媽們,看不懂B超檢查單,別著急,小編教你一分鐘看懂B超檢查單.....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準媽媽都想通過做B超了解胎兒到底長得好不好,但往往孕媽媽們在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和檢查后,拿到的只是一張布滿數據和各種專業名詞的單子,而醫生又往往沒有時間給孕媽媽解釋太多,所以看懂B超單是很有必要的。
今天,就來教大家怎樣才能看懂B超單數據,希望可以幫助有需要的朋友。
LMP:末次月經時間,即孕前最后一次月經第一天的日期。用于與B超檢查結果相結合,判斷孕周。
EDD:預產期。
BPD:雙頂徑,即胎兒頭部從左至右最長的距離,足月時一般應達9.3厘米或以上。用于推算胎兒體重和發育狀態。
FL:股骨長,即大腿骨長度,一般為BPD值減去2~3厘米(與孕周相關,可能會有差異)。用于推算體重。
HC:頭圍,即環頭一周的長度,足月時可達34.5厘米。用于監測發育狀態。
AC:腹圍,即經過臍部肚子一周的長度,足月時可達36厘米。用于監測發育狀態。
GP:胎盤分級,即胎盤成熟度,一般分為0、I 、II、III級。用于檢測胎盤成熟度及胎盤功能情況,以便及時發現胎兒缺氧表現。
AFI:羊水指數,即以孕婦的臍部為中心,分上、下、左、右4個象限,將4個象限的羊水深度相加得出的數值,孕晚期的正常值為8~18厘米。用于檢測羊水量,過多或過少都需要進一步檢查。
S/D:臍帶血流比值,即臍帶動脈收縮壓與舒張壓的比值,孕32周后應不超過3。用于與胎兒供血相關,監測胎盤和臍帶功能情況。
LOA、ROA等:胎位情況,寫法由三方面來表明。用于監測胎兒位置,為分娩做好準備。
1 胎兒先露部位在骨盆的左側或右側,簡寫為左(L)或右(R)。
2 先露部位名稱,如頭先露為“枕”,即“O”,臀先露為“骶”。即“S”,面先露為“頦”,即“M”,肩先露為“肩”,即“Sc”。
3 先露部位在骨盆之前(A)、后(P)或橫(T)。例如頭先露,枕骨在骨盆左側,朝前,則胎位為左枕前(LOA),為最常見的胎位。
孕期正常參數值
專家提醒:
各位寶媽看到檢查結果與正常數值有差距時,千萬不要緊張,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活動較大,體位不同、醫師操作差異等,都會引起數字有誤差,有時甚至波動幅度很大。
?
↓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在線咨詢!
聲明:本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