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流產的6大主因
習慣性流產有別于一般偶發性流產。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包括遺傳因素、感染、子宮發育異常、內分泌失調、免疫系統異常等,還有一些是不明原因的。其癥狀和一般流產無異,在治療上,就要以診斷結果為依據了。
1、遺傳因素占習慣性流產的6%
一般來說,導致習慣性流產的遺傳因素是指基因異常,原因在于夫妻兩人可能帶有異常基因,但只是攜帶者,沒有癥狀顯現,精卵結合后,異常基因的存在就可能導致胚胎異常而致流產。
治療異常基因無法根除,但是精卵結合仍有機會為正常基因,可嘗試懷孕,等妊娠較大月份后再行基因診斷。想為人父母者,如果發生不明原因的自然流產,就應做相應的檢查了解雙方是否帶有異常基因。
2、感染占習慣性流產的1%
多由細菌、病毒等感染而導致流產。
3、子宮解剖結構異常占習慣性流產的1%
女性的子宮構造存在先天或后天的異常常會導致習慣性流產的發生,可以做以下檢查確認:
Step1醫師會為患者做子宮鏡檢查,檢查子宮內膜是否長了息肉,是否有雙子宮、單角子宮、子宮中隔等因素而導致容易流產。
Step2還可利用子宮輸卵管造影(了解更多輸卵管碘油造影技術) ,確認是否因長肌瘤形成壓迫而導致流產。
先天因素可根據不同的異常情形進行子宮整形手術,輕微畸形可不予治療。
后天因素常見的有子宮肌瘤、子宮頸機能不全與子宮腔黏連等。
子宮肌瘤:可進行肌瘤摘除手術。
子宮頸機能不全:患者常會出現無預警的流產、早產,應該在妊娠14~16周做子宮頸環扎手術并進行保胎治療。
子宮腔黏連:最常見的是因曾經做過多次人工流產等宮腔手術而造成的,這種情況下可利用子宮鏡去除黏連,并給予雌激素治療。
4、內分泌異常占習慣性流產的1%
做子宮內膜切片檢查可以確認流產是否為母體內分泌異常所導致。如果是黃體激素不足引起,孕后可補充定量的黃體酮以維持胚胎的穩定性。就好像我們播種時如果泥土太少,便不可能種植成功,換句話說,當黃體激素生成不足導致子宮內膜太薄時,著床就不穩定,胚胎就容易流掉。
如有黃體功能不全,黃體激素生成不足,可致胚胎流產,及時補充激素后可起到保胎作用。
其他內分泌異常孕婦如有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不足、沒有控制好的糖尿病、泌乳激素水平太高等情況,都有可能導致習慣性流產的發生。應當在原發性疾病治愈后或控制良好后再考慮妊娠。
5、免疫系統異常占習慣性流產的78%
包頭麗人醫院不孕不育專家指出:免疫系統異常在習慣性流產中占很高的比例,其分類有兩種:一種是患者本身有自體免疫疾病;另一種是母體連續對胚胎產生排斥(同種免疫流產)。
自體免疫疾病流產患者有紅斑性狼瘡、多發性內分泌系統異常等,流產率會增高。
同種免疫流產指母體對胚胎排斥所產生的習慣性流產。
治療自體免疫不正常所造成的習慣性流產,可以使用低劑量的阿斯匹林或類固醇進行治療。
阿斯匹林通過預防血凝異常、血栓形成而減少流產發生。
類固醇可抑制自體免疫反應,不過,母體在懷孕之后,仍然需要服用,以免孕期免疫性疾病加重。
同種免疫的治療方法是將男方白細胞培養液分數次皮下注射到母體,使其產生免疫耐受。
6、不明原因占習慣性流產的25%
除了上述5種原因以外,還有很多流產的原因尚未被醫學界發現。